top of page
馬戲背景-02.png

田野造本土英雄 林正宗肩負民間技藝傳承大任

文/黃弈軒

「我比較土,比較俗啦,會去挖在地的生活。」圓劇團導演林正宗,喜歡挖掘自己的兒時記憶,從中激發創作靈感,把台灣民間的「弄饒」、「宋江陣」搬上舞台。他期望讓更多人知曉,馬戲不只有西方的雜耍、小丑等元素,台灣也蘊藏豐富的馬戲文化,因此致力於發揚台灣本土文化,擴充大眾視野。

 

林正宗從小在苗栗縣通霄鎮的田野間長大,全身上下散發著一股自然又樸實的氣息,高中畢業後四處打零工,某天打開電視,被太陽馬戲團的演出勾起了對表演藝術的好奇心,「當時真的是誤入耶,看到就覺得尬藝(喜歡)啊!就想說佗位(哪裡)可以學表演。」他於是打包行李,毅然決然展開表演學習之路,先南下至中華藝術學校就讀一年,再轉往國立台灣戲曲學院的綜藝舞蹈科(現為民俗技藝學系)進修。

 

學習表演藝術過程中,林正宗誤打誤撞接觸並愛上馬戲,「覺得馬戲最炫耶,不只有動作跟說話而已,還有道具,花樣很多!」為了收穫更多創作技巧,他繼續在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戲劇所學習創作劇本,甚至以《台灣當代馬戲表演的創作研究》作為碩士論文題目,在馬戲道路上持續深耕。

 

林正宗在民國105年成立圓劇團,第一支作品《如果你還在》訴說的是台灣民主運動先驅「蔣渭水」的故事。他結合日治時期與台灣現代社會兩個不同時空背景,利用竹子、扁擔等台灣傳統工具作為敘事媒介,設想蔣渭水面對現今社會的不公不義,可能做出的行動,讓觀眾藉以思辨社會議題。他生動又直率地解釋創作動機:「我那時候手上就在翻日治時期的歷史書籍,翻到一半看到電視上那時候台灣剛好有原住民請願運動,我就在想怎麼把日治時期結合時事。」習慣從生活中取材的他,隨後又開展一段探索田野的旅程。

 

「以前我都還在做外在形式,表演的身體一直沒有『文化厚度』。」林正宗認為演出的當下,演員不只是展現肢體動作,而是透過身體訴說一篇故事,他希望自己的表演不僅有「技藝」,更能蘊藏文化意涵。因此,他回想起小時候在廟會見到的「弄饒」,也就是為撫慰亡者與家屬而存在的一套傳統技藝。林正宗親自前往桃園、彰化拜訪老師傅,花費一年時間,除了學習特技本身,也請教「活教科書」一般的師傅,深入了解弄饒的歷史根源,融入於《悲傷ㄟ曼波》表演中。「學形式就是學皮毛而已啊,我們的招數要更深入,知道特技背後的歷史本質之後,再看看怎麼融入創作。」林正宗於是在表演中呈現「饒靶」技藝,結合弄饒特技的開心、娛樂精神,降低人們面對死亡的悲傷心情,用氛圍感化觀眾。

 

《悲傷ㄟ曼波》演出結束後,林正宗再行腳至台南拜師學藝,花費三年的時間熬出《手路》。他解釋,「手路」為台灣熱鬧的陣頭文化,包含「疊羅漢」、「宋江陣」、「高蹺」等民間耳熟能詳的表演。因此他安排在木柵忠順廟前演出,將高蹺結合劈腿、武術、翻跟斗,搭配七彩繽紛的螢光綠、粉紅色服裝,營造出滿滿的「台味」。林正宗分享,陣頭不只是熱鬧的氣氛,更象徵一個村莊的歸屬感,他期望喚起觀眾的共鳴,連結到觀眾自己的生命經驗,讓大眾感受到台灣社區的凝聚力。


「民間的馬戲才能跟我們的生活文化嵌在一起,表演才能進到骨子裡。」林正宗笑說,馬戲通常讓人聯想到西方,但台灣民間技藝形形色色,通常依附在宗教儀式、街頭賣藝中,較少被人聯想為馬戲。透過圓劇團的作品,林正宗轉譯傳統技藝,藉以反思生活,「從事馬戲可以反照著黑白又彩色、酸甜又苦辣的生命色彩。」接下來,他將持續走訪台灣各地,探尋台灣文化的根脈。

​(封面圖/林正宗提供)

bottom of page